【校友访谈】数学博士闯荡加国金融圈

王体博士是上海交通大学多伦多校友会的副会长,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CPAC)现任会长,是加拿大中国移民圈的活跃人士。王体学长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于1985年来到多伦多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几年后顺利拿下博士。

他本打算从事学术研究,恰逢当时华尔街和伦敦的金融公司正开始把数学和金融相结合,希望用数学工具来设计金融产品及预测金融走势,作为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多伦多的银行业也开始招兵买马,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仅仅经过两轮面试,不懂金融的王博士被另一位不懂数学的银行经理相中,进入了银行业,开始了迄今二十多年的金融生涯。现在,以数学、计算机和金融为基础的金融工程已成为枝繁叶茂的应用学科,王体博士正是加拿大金融工程学科早期的“宽客”(Quantitative Analyst 定量分析员)之一。

最近,作为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投资部主任的王体博士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向我们说出了他对于人才培养、职业发展、银行业的变迁等话题的看法。以下是王体博士的发言精华:

一、关于数学的学习以及金融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我在三十年前多大博士毕业,由于前苏联数学界学者大量到来,学术领域人满为患,我只能在多大一面做助教,一面准备到社会上求职。在一位同学介绍后,我决定去银行试一试。当时银行业刚开始招收数学背景的人才,所以这方面的信息非常有限。经过半年准备,我开始对外投简历,第一次面试虽然没有被录用,我为还是能拿到一次面试机会而高兴。第二次面试,我被蒙特利尔银行的经理选中,就这样获得了一份全职工作,这让我觉得有些突然。回来和我担任助教的班级学生道别,学生们反映我上课挺好,有点和我依依不舍

我当时能进银行是时机比较好。现在要申请银行做金融工程工作,难度增加了不止十倍,其原因有三第一,当时银行业刚刚开始招收数学人才,对于要招收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在金融领域应用数学工具并没有多少经验;第二,经过三十年的积累沉淀,银行业有了足够多的数学人才;第三,现在银行对于数学人才的使用有了丰富经验,对于如何选择人才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在的大学和学院,金融工程毕业生有很多,基本上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所以用人单位是优中选优。

说到金融数学人才的培养,我想说说我的看法,首先我的本职工作是与数学模型有关,其次我还兼职了一份课外辅导工作。由于我是多伦多大学毕业,多大校友会邀请我参与数学系学生的辅导,所以我和年轻的朋友有了接触,算是我的一部分社会活动。我发现一些华人家长让孩子读数学,希望拿到金融“金饭碗”,这种想法过于简单。这些家长说孩子在中小学数学好,就认为自己孩子有数学特长,结果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信心一扫而光,很多读不下来。华人家长实际上是受到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让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把过多精力用于学习数学。而西方人在大学学习数学,那是真的喜欢数学,所以充满后劲。我也遇到少部分华人学生学数学不累,还有余力探索其他事情。

对于那些立志于把数学学好、作为求职敲门砖的人来说,我希望他们注意三点第一,要了解自己是不是真喜欢数学,如果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而不是真是喜欢,那就会后劲不足;第二,学习数学需要有激情,不是辛苦努力就能学好;第三,对于数学要有悟性,要知道数学和将来的需求的关系,至少要有感觉,所以学数学学生的分数高低不太能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

但是对于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来说,到银行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因为银行对数学要求一般不是顶级水平的研究,而是应用。银行对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综合能力体现在一个人知识面较广,他可以理解数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站在比较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数学学习上来说,他的数学知识要和实际问题挂钩,要学会做应用题,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银行的问题,也就是社会的痛点。所以不了解社会是不行的。再就是在银行工作,对于人的沟通能力有要求,他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第三种综合能力体现在对于社会有一个准确判断,银行面临的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一个人要理解社会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要懂一些经济学,例如股市上升或者下降对于债券市场有什么影响,俄乌战争对于世界带来哪些变化等等。

二、关于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及行业变迁

 华人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在金融业发展,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知识面要广,避免过于依靠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因为过于强调分数,会导致成为考试机器,可能造成社交不行,兴趣狭窄,这是银行工作的大忌。华人家长对于分数总是存在心结,其实大可不必,只要这个孩子一直在吸收知识和经验,那早一点或晚一点学习某种知识,这都不是问题。在应聘过程中,我发现与其他族裔相比,许多华人孩子交流能力不行。为了弥补这个短板,有必要跨出舒适区,主动与其他族裔的人多交往。银行与科研单位不一样,银行工作要接触各色人等,作为华人,必须突破社交圈、文化、种族的差异,既然在加拿大,就要设法和加拿大本地人打成一片。作为金融工程人才,要能够做研究、写报告、做营销、当领导,综合能力比较强才行。所谓金融工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和金融三方面的知识,数学是基础,也是最难掌握的。金融工程人才一般只在银行总行工作,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定价、风险控制等的数学建模工作。当然银行还有其他诸如柜员、投资理财师、运营管理人才、IT技术支持人才等等。

近三十年以来,加拿大银行的发展可以说发生了巨变。首先,加拿大银行已经从服务于区域的金融机构成长为跨国性的银行;第二,加拿大银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那些不能及时掌握新技能新知识的人会被逐渐淘汰,人员组成也由白人主导变成有色人种占据相当数量。

三、多伦多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及中加两国大学数学研究水平的变化

 我是1978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经过本科和硕士的学习,然后毕业留校。于1985年来到多伦多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刚来的时候多大不了解中国学生是什么水平,我学习了一年多硕士课程,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我来的时候多大数学系华人学生只有一位来自武汉大学的师兄,他比我早来两年,85年多大数学系又来了包括我在内的三位大陆留学生,当时整个学校的中国同学会也只有一百来人,到1992年我毕业的时候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及访问学者已经有好几百人了。八十年代上海交大还是一所工科大学,我学习的系叫做应用数学系,我来到多大后发现学习数学的条件好了很多,主要是在信息的丰富和沟通交流等方面。现在上海交大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了,原来的应用数学系已经改名叫数学学院,并且学术信息很多,沟通交流方式顺畅,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再看现在的多伦多大学,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有一万多人,与我们那时候留学生以硕士博士生为主不同,现在的留学生大部分是本科生,真的是后生可畏。还有我发现中国数学界人才越来越多,中国在数学的各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

笔者点评:与王体博士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我深深感到王博士是中国旅加专业人士的精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王博士的谦虚态度,虽然是数学博士、银行技术部门的主管,工作在关键部门,但是他始终强调这只是一份专业工作,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不能拿一个标准来定义最好的工作;其次是对于教育的热爱,作为银行资深从业者,王体博士仍然抽出一段时间参与多大校友会举办的课外辅导,为年轻学子答疑解惑,长者之风溢于言表,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教育情怀;第三是对于数学专业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王博士提到银行业的环境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够适应新环境,满足银行的需求,这是他对于人才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我可以感受到他说这话时那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与正能量。“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恰好就是王体博士的写照。

王体博士喜欢摄影,特从他的朋友圈中选取一张他的作品,供大家欣赏: